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200—2007年渭河盆地高精度GPS观测资料,结合区域构造特点采用非连续块体应变模型,研究了该区域地壳应变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区域应变场特征与地质灾害活动关系。结果表明:渭河盆地中部是最大剪应变高梯度区,地壳活动较强烈,此特征与该区域内发育的小震密集带形成了较好的对应关系;渭河盆地整体均呈现出显著的面膨胀特征,受拉张构造应力作用显著,且盆地中、东部是面膨胀的高梯度区,此特征与该区域近年多发的拉张型构造地裂缝灾害形成了较好的呼应。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现今水平应变特征分析
GPS观测
应变特征
渭河盆地及周邻地区
渭河盆地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及应变特征
渭河盆地
GPS速度场
地壳运动
应变特征
地震活动
非连续子母块体理论模型研究(Ⅱ):实例分析
非连续
子母块体
面向对象
实例分析
石拱桥
极限荷载
用块体应变能预测强震位置与震级的研究
活动块体
应变能
巴颜喀拉块体
川滇菱形块体
强震危险区
汶川地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非连续块体应变模型分析渭河盆地应变场特征
来源期刊 科学时代 学科
关键词 渭河盆地 GPS 非连续块体模型 应变特征 地质灾害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业技术论坛?Professional Techn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4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勤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37 1623 21.0 32.0
2 徐超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9 28 3.0 4.0
3 瞿伟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8 181 7.0 12.0
4 赵红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0 24 3.0 4.0
5 薛康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渭河盆地
GPS
非连续块体模型
应变特征
地质灾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时代
半月刊
1005-250X
46-1039/G3
16开
北京市
24-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81
总下载数(次)
66
总被引数(次)
79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