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α-Al2 O3微粉为主原料,轻烧氧化镁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发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研究了原料粒度(d50=24.90、21.54、17.25、13.12和1.26μm)、搅拌速度(400、700 r·min -1)、搅拌时间(5、7、15 min)、干燥制度等工艺参数对发泡法制备的氧化铝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粒度的减小,试样中形成的气孔孔径由200μm 减小至40μm 左右,强度得到提高;以700 r·min -1搅拌7 min 后料浆中形成的气孔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将料浆浇注到模具中,在室温下干燥3 h 再放置于40℃烘箱中干燥4 h并脱模,继续慢速升温至110℃烘干可得到完好的坯体。
推荐文章
尖晶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隔热材料的研制
抗热震性
空心球制品
镁铝尖晶石相
隔热材料
纳米氧化铝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氧化铝陶瓷
硬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浅谈氧化铝粒度和浓度对电解生产的影响
低分子比
氧化铝粒度
氧化铝浓度
氧化铝酸碱度
初晶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料粒度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铝微孔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耐火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氧化铝 微孔隔热材料 发泡法 原料粒度 工艺参数 搅拌速度 搅拌时间 干燥制度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7-3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75
字数 2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35.2015.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杰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124 7.0 10.0
2 张久美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孙杰瞡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铝
微孔隔热材料
发泡法
原料粒度
工艺参数
搅拌速度
搅拌时间
干燥制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耐火材料
双月刊
1001-1935
41-1136/TF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西苑路43号
36-19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5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