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培根的科学方法存在着经验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解释,但二者都未曾充分揭示培根哲学的根本性变革所在.培根的"新工具"之新,并不仅仅在于方法,而更在于它的对象,在经验主义或建构主义的方法论建立之前,自然已经被培根预先筹划为可表征和可干预的了.也只有从这个根本视角来考察培根哲学,我们才能理解他思想中内在一贯的脉络,换言之,对培根方法的经验主义解释和建构主义解释都可以在对其自然哲学变革的分析中得以统一起来.培根的自然哲学筹划展现了一个与古代和中世纪宇宙论完全不同的可表象和可操控的自然,我们由此进入了一个世界图景的时代.
推荐文章
系统认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社会医学,中国传统
自然
哲学
综述文献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系统认识
自然医学
哲学
中医学术发掘
五行学说缘起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之探讨
五行说
四元素
<周易>
中国自然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根"新工具"的自然哲学基础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培根 认识论 自然哲学 建构主义 经验主义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11
页数 21页 分类号
字数 14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永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8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培根
认识论
自然哲学
建构主义
经验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