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正常与抑制患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PC)的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PP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对免疫正常和免疫抑制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正常或免疫抑制患者CT影像表现分5种:(1)单发结节、肿块型分别为10、3例(共计13例).(2)多发结节、肿块型分别为10、5例(共计15例).(3)斑片实变型分别为4、2例(共计6例).(4)混合型均为免疫抑制者,7例.(5)混合型伴纵隔淋巴结异常增大均为免疫正常者,2例.此型淋巴结融合并坏死且发病年龄为儿童.结节与肿块型、斑片实变型单侧发生率较高[85.3% (29/34)],肺叶分布上肺或下肺发生率分别为38.2%(13/34)、44.1%(15/34).以混合型为主双侧发生率较高[77.8%(7/9)],上、下肺均累及发生率较高[77.8%,(7/9)].5种类型均无明显肺叶分布倾向.免疫正常组以外周分布为主,发生率为77.8%(21/27);免疫抑制组以外周、随机分布多见,发生率为37.5%(6/16)、50%(8/16).其中磨玻璃状影、晕征、支气管气象(air bronchogram)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9.5%(17/43)、41.8%(18/43)、67.4%(29/43),空洞发生率较低(13.9%,6/43).这些征象在免疫正常组发生率分别为38.4%(10/27)、38.4%(10/27)、55.5%(15/27),免疫抑制组发生率分别为43.7%(7/16)、50%(8/16)、87.5%(14/16),磨玻璃状影、晕征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支气管气象在免疫抑制组发生率更高.结论 PPC的CT表现多样化,免疫正常者以结节或肿块型、外周簇状分布为主;免疫抑制者以混合型、外周、随机分布为主.儿童中发现混合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融合并坏死,需高度考虑隐球菌病可能.�
推荐文章
免疫正常与抑制患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征象分析
隐球菌病
肺疾病,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一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隐球菌病,肺
感染
诊断
治疗
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患者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隐球菌病
免疫减弱宿主
临床特征
HIV阴性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CT影像分析
肺隐球菌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计算机体层成像
影像
晕征
局灶坏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正常与抑制患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征象分析
来源期刊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隐球菌病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年,卷(期) jhyfbjbzzb_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R56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立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108 707 14.0 19.0
2 金鑫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56 294 10.0 15.0
3 赵绍宏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68 544 13.0 19.0
4 聂永康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39 279 10.0 14.0
5 蔡祖龙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43 462 11.0 20.0
6 吴重重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18 185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球菌病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季刊
1006-6942
11-3697/R
16开
北京新街口东光胡同5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