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广西上林县原状红黏土开展一系列循环加载动三轴试验,分析天然含水率、围压与固结应力比等对红黏土动力特性,包话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动弹性模量以及阻尼比等的影响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原状红黏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接近双曲线;由于初始剪应力的影响,达到相同的动应变,在均压固结下所需的动应力比在偏压固结下所需动应力要小;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随应变增加逐渐减小,初始应力状态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固结应力比、围压、含水率和振动次数等对阻尼比均有影响,综合反映在阻尼比随动应变增加而减小,阻尼比离散性较大,取值范围在0.05~0.20之间。利用Konder 双曲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关参数,可为广西地区原状红黏土动力特性设计和数值计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参数支持。
推荐文章
上覆荷载作用下红黏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红黏土
上覆荷载
干湿循环
裂隙
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
重塑红黏土
动力特性
循环荷载
三轴试验
累积应变
动孔压比
循环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累积变形研究
红黏土
循环应力比
累积变形
累积应变速率
变形预测模型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排水条件对饱和软黏土动力特性影响
软黏土
不排水
部分排水
长期循环荷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循环荷载作用下广西红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黏土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土动力学 双曲线模型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地基基础与土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7-49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3
字数 4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5.02.048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爱国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80 2582 31.0 48.0
2 臧濛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7 102 6.0 7.0
3 柏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5 28 2.0 5.0
4 穆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4 71 3.0 4.0
5 孙志亮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8 5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黏土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土动力学
双曲线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