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安塞县马家沟不同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柠条林地和人工刺槐林地下的产流时间、径流率、产沙强度、产流产沙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耕地为对照对各自的减流减沙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产流和结束产流时间均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变小;退耕年限是影响自然恢复草地和人工柠条林地坡面产流产沙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只对人工刺槐林地的产沙过程产生影响;不同恢复阶段的累计径流量(Qw)和累计产沙量(Qs)随降雨历时(t)变化的规律均满足Qw(Qs) =c+at+bt2的函数形式,而累计产沙量和累计产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通过幂函数Qs=aQwb的关系式来反映;各恢复阶段的减沙效益都大于减流效益,自然恢复草地和人工柠条林地具有直接拦沙的水土保持功效,而人工刺槐林地的蓄水减沙作用更为突出.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黄土丘陵区
道路侵蚀
植物路
小区
径流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种群动态研究
狼牙刺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坡面产流产沙与其分布格局的关联
生物土壤结皮
景观指数
径流率
土壤侵蚀速率
破碎度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水效应
土壤水分
有机碳
植被类型
黄土高原
深层土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下的暴雨产流产沙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恢复阶段 产流产沙 减流减沙效益 黄土丘陵区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90
页数 分类号 S1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5.04.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8)
共引文献  (38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恢复阶段
产流产沙
减流减沙效益
黄土丘陵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