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PDMS/PVDF/PTFE)三元共混微孔膜,并用于20 g/L NaCl水溶液的膜蒸馏脱盐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接触角、膜孔隙率和膜平均孔径分析,研究了PTFE含量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共混微孔膜断面的指状孔逐渐被海绵状取代,平均孔半径由0.234 μm增加到0.354 μm,膜孔隙率由53.4%增加到81.3 %;膜下表面与水接触角从118.52°增加到131.11°;膜蒸馏过程中通量逐渐增加,截留率先稳定后降低,PTFE含量为40%(质量分数,下同)时达最大,为99.99%,此时膜蒸馏通量达16.60 kg/(m2·h).
推荐文章
强疏水性PDMS/PVDF微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偏氟乙烯
疏水性
微孔膜
力学性能
PU/PVDF共混物形貌及其中空纤维膜制备
PU/PVDF共混物
熔体纺丝
中空纤维膜
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界面微孔研究
聚氨酯
聚偏氟乙烯
共混膜
界面微孔
水通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蒸馏用PDMS/PVDF/PTFE三元共混微孔膜制备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四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 疏水微孔膜 真空膜蒸馏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5.4
字数 2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德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64 315 10.0 14.0
2 李冰冰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4 29 3.0 4.0
3 刘美芹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3 1.0 1.0
4 张金艳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3 1.0 1.0
5 邢子龙 1 3 1.0 1.0
6 普亚静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四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
疏水微孔膜
真空膜蒸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0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