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比能量锂空气电池是未来大容量纯电动汽车潜在的动力电源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充放电动力学速率低限制了其实际性能的提升,导致其充电过电位高、循环性能差、电流密度低、电极材料不稳定、电解质分解等问题.发展高活性的氧还原与析氧催化剂是锂空气电池研究的热点.单纯地通过实验观测过氧化锂在电极催化表面的形成与分解反应有很大挑战,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揭示催化反应机理、探求新型高效催化剂受到广泛重视.综述了催化剂与过氧化锂相互作用,建立电荷转移、界面结构、吸附能与催化活性之间关系,进而揭示了高活性氧还原与析氧反应催化剂的特征结构,通过催化剂的表面微观结构设计与晶体结构计算预测发展新型高活性催化剂,以改善锂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
推荐文章
锂/空气电池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锂/空气电池
催化剂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氧气析出反应
纳米材料
正极材料不同配比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配比
导电性
微粉粘接
改性机理
设计稳定和可逆的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锂-空气电池
阴极催化剂
化学稳定性
可逆性
碳的表面改性
无碳阴极
高比表面积碳化钨制备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电催化性能研究
碳化钨
氮化碳
锂空气电池
电催化
高比表面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空气电池正极界面催化反应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材料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空气电池 氧还原反应 析氧反应 催化机理 界面催化 第一性原理计算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青年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3-9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1.41|TQ152
字数 4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2/j.issn.1674-3962.2015.12.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文聪 上海大学化学系 90 967 14.0 27.0
2 刘建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142 2291 27.0 43.0
3 王倍洲 上海大学化学系 1 4 1.0 1.0
7 王有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空气电池
氧还原反应
析氧反应
催化机理
界面催化
第一性原理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材料进展
月刊
1674-3962
61-1473/TG
大16开
西安市未央路96号
52-28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8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