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自洽场理论方法研究了在圆形孔道以及水平基板受限情况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稀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考察受限管壁、管壁极性以及基板间距对聚合物吸附行为的影响.中性圆形孔道中,随着溶剂对疏水链的排斥作用增强和对亲水段的亲水作用增大,聚合物以蘑菇形状吸附于管壁上.疏水链、亲水链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差异性越大,越容易产生吸附现象.在亲水性孔道中,吸附现象有所缓解,随着管壁对亲水段吸引作用的增强,聚合物在管壁附近形成规则排列的球状胶束.当疏水链、亲水链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相差非常大时,即使管壁对亲水嵌段的吸附作用增强,也不能消除聚合物吸附现象.在中性水平基板中,随着基板间距的增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基板附近依次出现球状胶束-蘑菇状胶束-单层球状胶束-高分子刷-双层球状胶束-对称高分子刷的自组装形态.
推荐文章
RAFT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研究
RAFT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硅
接触角
超疏水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复合胶束在高强聚焦超声下的释放响应行为
聚焦超声
嵌段共聚物
胶束
释放响应行为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对药物的控制释放
两亲性
嵌段共聚物
药物控制释放
温敏性两亲嵌段共聚物相行为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温敏性聚合物
相行为
自组装
核壳结构
多隔段胶束
耗散粒子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液中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高分子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稀溶液 吸附行为 自洽场理论 自组装 圆形孔道 水平基板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5-1442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5.151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应成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9 80 5.0 8.0
2 杨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91 868 15.0 28.0
3 王传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5 27 3.0 5.0
4 何文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21 82 5.0 7.0
5 许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稀溶液
吸附行为
自洽场理论
自组装
圆形孔道
水平基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学报
月刊
1000-3304
11-1857/O6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2-49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7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