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混合器以其独特的混合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开始将其应用于乳胶基质的制备中.利用两种微混合器分别进行乳胶基质的初乳和精乳,探讨了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对高黏度流体的乳化原理并研究了微混合器微通道宽度,长度,以及流体流速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微混合器适合不同的乳化阶段.在流体总流量为40 mL·min-1的条件下制备出了黏度为38000 cP,水相颗粒度平均值为1.895 μm的乳胶基质.常温储存30天后硝酸铵(AN)的溶解损失率为0.2497%.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对高黏度流体的乳化原理是流道壁对流体的剪切作用.微通道宽度显著影响乳化压力.微通道长度越长,流体流速越大,乳化质量越好.
推荐文章
基于混沌混合的分合式微混合器研究
分合式微混合器
混沌对流
扩散
分层
雷诺数
凹凸腔方波型微混合器的数值研究
微混合器
凹凸腔
方波型
混合强度
压降
电磁流体动力驱动流体搅拌混合器特性研究
微流体芯片
微流体控制
显微测量
流体动力特性
流速测量
搅拌器
分离再结合型与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微观混合性能实验研究
微混合器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
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微混合器对高黏度流体乳化过程的适用性研究
来源期刊 含能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混合器 乳化基质 黏度 分散相颗粒度 乳化原理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J55
字数 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3/j.issn.1006-9941.2015.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大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2 555 12.0 16.0
2 徐森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3 286 10.0 15.0
3 钱华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1 368 10.0 16.0
4 王凯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 38 3.0 5.0
5 李长红 1 0 0.0 0.0
6 李雪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混合器
乳化基质
黏度
分散相颗粒度
乳化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含能材料
月刊
1006-9941
51-1489/TK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310分箱
62-31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