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摘要:
目的:考察毛菊苣单体3个化合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协同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最优配比.方法:对单体化合物采用3个简单配伍组合,以HepG2细胞内脂滴为指标,考察配伍组是否有显著性降脂作用以及是否某个化合物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使得配伍组合在一定空间内均匀分布,设计9组配伍组,再次科学地考察配伍组的降脂作用,寻找可能的最佳组合;采用SAS软件对12组配伍结果进行拟合算法分析,考察各个单体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单体化合物3个简单配伍组及9个均匀配伍组均能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3个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毛菊苣单体化合物及配伍组可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
推荐文章
硝基甲烷与氨基及羟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
相互作用能
硝基甲烷
密度泛函理论
热重分析
玉米发芽过程中Cd和硫醇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玉米
硫醇化合物
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毛菊苣单体化合物及配伍组降脂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学科
关键词 毛菊苣 单体 配伍 脂滴 降脂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0-1114
页数 分类号 R96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震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2 1 1.0 1.0
2 姚红锐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1 1 1.0 1.0
3 卜长秀 1 1 1.0 1.0
4 赵刚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3 1 1.0 1.0
5 杨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菊苣
单体
配伍
脂滴
降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月刊
1009-2501
34-1206/R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11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