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串联混合输注装置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配伍稳定性,为合理输注丙氨酰谷氨酰胺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取临床常与丙氨酰谷氨酰胺配伍的两种氨基酸注射液,经串联输注装置连接后滴注,测定不同时刻流出的输注液pH值、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数和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 结果 在串联混合输注方式下,实验各配伍组pH值、不溶性微粒数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渗透压和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在输注0.5 h时变化较大. 结论 串联混合输注装置在整个输注过程中不能很好混匀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氨基酸注射液,建议尽可能提前混匀各配伍溶液以保证输注过程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稀释比例和配伍液渗透压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丙氨酰-谷氨酰胺
免疫功能
重度颅脑损伤
营养治疗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丙氨酰-谷氨酰胺
柴芍承气汤
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串联混合输注装置中丙氨酰谷氨酰胺配伍稳定性考察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串联混合输注装置 稳定性,配伍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用药指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7-16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7.2|R969.3
字数 3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5.1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267 989 13.0 19.0
2 张程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135 565 13.0 19.0
3 徐艳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37 77 5.0 7.0
4 冯承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9 21 3.0 3.0
5 余早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11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氨酰谷氨酰胺
串联混合输注装置
稳定性,配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