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学界有关“中国道路”问题的广泛讨论已成为当下中国学术界和学者思考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未来走势的学术话语和理论诉求.探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迫切重大时代性课题.唯物史观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实践智慧和辩证历史观,为洞悉现代社会发展道路和趋势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方法论原则探讨“中国道路”问题的言说视域、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及现实意义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性课题.
推荐文章
论李达对唯物史观和实践唯物论的阐释
李达
《现代社会学》
《社会学大纲》
唯物史观
实践唯物论
用"唯物史观"统领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
学科素养
唯物史观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
"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思考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唯物史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道路”问题的理论辨析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中国道路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6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俊强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5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唯物史观
中国道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