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野生动物学报       
摘要: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 ±2.54) (50.4~56.7) 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 ~ 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圈养红腹锦鸡人工孵化技术研究
红腹锦鸡
中型孵化机
人工孵化
圈养蓝孔雀人工孵化温度的初步研究
蓝孔雀
中型孵化机
人工孵化
黑天鹅人工孵化与育雏
黑天鹅
人工孵化
育雏
冠斑犀鸟的半人工孵化及全人工育雏试验
冠斑犀鸟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晚成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来源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1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洁建 21 50 4.0 6.0
2 侯方晖 9 4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野生动物学报
季刊
1000-0127
23-158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