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坑道在官兵密闭生存训练期间生活区的微生物分布。方法定时、定点对生活区进行安德森采样,布点主要位于人员居住的两条通道(A、B两区)及厕所(C区);采样后进行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结果①整条坑道生活区细菌总数为125~37800个/m3,A、B、C三区细菌菌落总数平均为2692、1844、2199个/m3,整条坑道生活区细菌总数平均为2245个/m3;坑道生活区内真菌整体分布为0~10017个/m3,A、B、C三区真菌数平均为1064、883、1011个/m3,整条坑道生活区真菌数平均为986个/m3。②生活区布点测试细菌菌落数呈现三大特点:A、B两区细菌总数整体呈现“三峰”、C区呈现“双峰”现象;A、B生活区由初期的低菌落数以大幅升降态势波动;C区由初期的高菌落数以相对稳定的态势逐渐降至最低。真菌数量的变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整体变化趋势呈现波浪式无规律走向。③密闭生存训练期间坑道生活区空气中分布的微生物有:球菌(微球菌属、科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马葡萄球菌)、杆菌(鲍氏不动杆菌、鲁氏不动杆菌、粪产碱菌)、真菌(毛霉属、酵母属)。结论密闭生存训练期间坑道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未超出军用卫生标准,但比同类型坑道高;微生物分布的“多峰”现象反映了屯兵期间坑道空气微生物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生活区空气微生物种类多是条件致病菌,但若忽视仍会引起官兵发病。
推荐文章
军事坑道内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及其消毒
军事坑道
空气微生物学
二氧化氯
消毒
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垃圾填埋场
空气微生物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大气微生物
细菌
霉菌
污染
调查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垃圾填埋场
微生物气溶胶
粒径分布
中值粒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坑道密闭生存训练期间官兵生活区空气微生物调查分析
来源期刊 军事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坑道 生活区 分布 致病菌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21
字数 3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44/j.issn.1674-9960.2015.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永建 13 31 3.0 5.0
2 廖远祥 7 34 3.0 5.0
3 高志丹 8 36 4.0 6.0
4 陈晨 11 38 4.0 6.0
5 宋世佩 12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坑道
生活区
分布
致病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医学
月刊
1674-9960
11-5950/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75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