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药制粒过程中影响因素的考察为中药物料的制粒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中药物料,以颗粒得率和颗粒的粒径分布等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制粒结果较为显著的物料的吸湿性、润湿剂、干燥温度、辅料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 三七粉平衡吸湿量为12.905%,吸湿性最小,在60%的乙醇浓度下颗粒得率和20~60目的颗粒所占的比例较大,干燥温度、辅料等对其影响较小.其他含中药浸膏的粉末平衡吸湿量达到20%以上,黏性大,需要用80%的乙醇、干燥温度>50℃的条件下才能较好地制粒,加入适宜的辅料能显著提高颗粒得率,其中祛白复方浸膏粉加入预胶化淀粉后颗粒得率>80%.结论 各类型中药粉末湿法制粒中物料性质、制备条件、辅料等过程参数对颗粒成型性有显著的影响.
推荐文章
金红颗粒干法制粒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金红颗粒
干法制粒
一次成型率
粒度
对比研究
正交试验
番泻叶颗粒的成型工艺试验
番泻叶颗粒
成型性
溶化性
吸湿性
板蓝根无糖颗粒湿法制粒工艺研究
板蓝根无糖颗粒
湿法摇摆制粒
乙醇架桥
正交试验
金红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金红颗粒
干法制粒技术
工艺优化
对比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法制粒工艺参数对颗粒成型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湿法制粒 颗粒质量 制粒过程 颗粒收率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7-5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5.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国超 1 0 0.0 0.0
2 严霞 1 0 0.0 0.0
3 赵映波 1 0 0.0 0.0
4 焦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法制粒
颗粒质量
制粒过程
颗粒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