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特征在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 107例患者中的初步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月-2012年4月收住心内科以TLOC为表现,拟诊为"晕厥待查"的患者共107例,通过一系列检查明确病因,诊断明确后对患者病因分类,再对发病时不同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107例TLOC患者中13例患者病因不明、癫痫6例、短暂性脑缺血(TIA)4例,明确病因的84例晕厥患者分别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40例、窦房结功能异常(包括快-慢综合征)9例、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心房颤动伴激动经旁路前向传导)3例、Brugada综合征9例、长QT综合征5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例,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3例、肥厚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1例.根据短期风险不同将晕厥患者分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心动过缓组与心动过速组2组,分别有54例和30例.根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VVS+心动过缓组:抽搐3例,大小便失禁7例,恶心/呕吐16例;心动过速组:抽搐4例,大小便失禁13例,恶心/呕吐2例.其中2组间大小便失禁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晕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多发生于VVS+心动过缓组;而出现大小便失禁更多见于心动过速组,需要慎重对待.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7例短暂性意识丧失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意识丧失 晕厥 临床特征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全科医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5-1917
页数 分类号 R541|R44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34 136 6.0 10.0
2 李小荣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21 99 4.0 9.0
3 郑雅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3 2 1.0 1.0
4 满艺龙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1 2 1.0 1.0
5 袁伟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识丧失
晕厥
临床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97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