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即再灌注是临床上挽救缺血心肌的最有效措施,但再灌注会引起严重的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预适应(IP)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坏死与心肌功能障碍.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探讨IP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及患者预后,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初发AMI患者222例,分为IP组120例及非IP组102例.2组患者皆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于30 min内静脉滴入,6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12 h一次,连用7d.其他药物据情况而定,比较2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再通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近期病死率.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结果 IP组CK-MB、CTnT峰值比非IP组低[(112 ±89) U/L,(2.5±1.7)ng/ml vs.(138 ±93) U/L,(3.4±2.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比非IP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51.2±12.4)% vs.(43.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非IP组高[85.0% (102/120) vs.65.7%(67/102)]及再通时间皆比非IP组短[(4.12±1.38) hvs.(5.01±1.2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及病死率方面,IP组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较非IP组低(P<0.05).结论 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AMI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者更优,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近期预后价值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预适应
心肌损伤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尿激酶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全科医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8-1920
页数 分类号 R544.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茂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7 76 4.0 7.0
2 张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35 192 8.0 12.0
3 王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73 336 10.0 16.0
4 冯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6 130 5.0 6.0
5 尤华彦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1 132 5.0 11.0
6 曹华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7 13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2)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54)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尿激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97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