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充分了解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改变,在准确获取四川省松潘县某隧道围岩地质结构及相关渗透参数基础上,采用Visual Modflow可视化三维软件,模拟3种方案(天然条件、隧道开挖、隧道运营)下5种不同工况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隧址区地下水位埋藏浅、变化较小,地下水环境稳定;隧道局部开挖条件下,地下水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隧道开挖段疏干范围明显增大,地下分水岭向未开挖段偏移,而未开挖段地下水环境与天然条件相比变化不明显;隧道贯通后,地下水垂直向下流向隧道,地下水疏干范围逐步扩大;在加防渗条件下,地下水不再垂直向下流向隧道,且地下水环境基本可以恢复到天然状态.综上,在基岩裂隙山区建设隧道时,应同步进行防渗施工,以减小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干扰,同时也可以防止隧道涌突水事故的发生.
推荐文章
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隧道建设
地下水
环境影响
对策措施
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评价研究
隧道建设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偏好信息
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
裂隙岩体隧道
地下水环境
相互作用
人工河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
地下水环境
水位
水质
污染
人工河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松潘某隧道建设对地下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模拟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隧道 地下水环境 渗流场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1
字数 53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15.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卸文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20 1316 19.0 31.0
2 康小兵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9 291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地下水环境
渗流场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