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温度、pH、溶解氧),并采用 Tessier 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温度、pH 和溶解氧对蕴藻浜沉积物中 Ni 的释放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释放前后 Ni 的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对 Ni 的释放通量升高,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物结合态在沉积物中所占百分比均上升;随着pH 的增加,沉积物对Ni 的释放通量下降,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所占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溶解氧高的水体比溶解氧较低的水体更不容易释放 Ni.
推荐文章
刚毛藻分解对荣成天鹅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刚毛藻
分解
沉积物
磷释放
荣成天鹅湖
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内源磷的释放
沉积物
内源释放
环境因子
岱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境条件对上海蕴藻浜水体沉积物Ni 释放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能源研究与信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温度 pH 溶解氧 沉积物 释放 Ni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环保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9/j.cnki.eri.2015.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道方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56 501 13.0 19.0
2 李源恒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2 9 1.0 2.0
3 李佳玲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2 0 0.0 0.0
4 袁时珏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5 17 3.0 4.0
5 王潋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3)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度
pH
溶解氧
沉积物
释放
Ni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研究与信息
季刊
1008-8857
31-1410/TK
16开
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