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通过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的ISSR、RAPD分子标记和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得出子代杏1、杏3、杏4与出发菌株湘杏98有拮抗线,杏1、杏2、杏3、杏4四株子代均有明显的拮抗线.16条ISSR引物和19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99、15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占48.48%、61.00%;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分别为0.63~0.86、0.57~0.83.湘杏98、杏2、杏3在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从表型上(拮抗线有无)反应了菌株的遗传变异.RAPD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小于ISSR标记,表明ISSR标记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推荐文章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
杏鲍菇
组织分离菌株
多孢分离菌株
评价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杏鲍菇
多孢分离
单孢杂交
北京地区杏鲍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杏鲍菇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ISSR、RAPD分子标记及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杏鲍菇 ISSR RAPD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15.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性坚 25 174 6.0 12.0
2 王春晖 42 176 7.0 10.0
3 李新菊 13 58 4.0 7.0
4 王小艳 10 51 3.0 7.0
5 徐宁 16 31 3.0 3.0
6 陆欢 10 17 3.0 3.0
7 胡如晓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杏鲍菇
ISSR
RAP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