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体表渗透法、电穿孔法、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TM2 000以及纳米材料聚乙烯亚胺(PEI)4种不同的方法用于日本血吸虫机械脱尾童虫体外转染siRNA的转染效率,以期筛选理想的转染方法.方法 选用携带有红色荧光标记的化学合成siRNA,并且据根不同转染方法说明步骤优化体外转染条件,分别转染日本血吸虫机械脱尾童虫.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虫体转染情况并计阳性虫数,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转入靶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体外转染条件的优化,电穿孔和纳米材料介导的siRNA转染效率达到了90%以上.应用RT-PCR验证,4种方法中,电穿孔转染法和纳米材料转染的siRNA对靶基因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电穿孔法转染抑制率达(45±9.63)%,纳米材料转染抑制率达(37±6.17)%.结论 除了常规的电穿孔法,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的转染载体,能够有效地传递siRNA进入血吸虫童虫体内,干扰目的基因的表达,这将为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学的研究提供高效的转染工具.
推荐文章
血吸虫病人血清体外诱导杀童虫作用的观察
日本血吸虫
获得性免疫
ADCC
日本血吸虫童虫在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中的蛋白差异初探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童虫
结构蛋白
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热休克蛋白
干扰日本血吸虫凋亡抑制因子最佳siRNA分子的筛选
日本血吸虫
凋亡抑制因子
RNA干扰
基因功能
日本血吸虫尾蚴生态的研究进展
日本血吸虫尾蚴
尾蚴生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血吸虫机械脱尾童虫体外转染siRNA的效率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机械脱尾童虫 siRNA 转染效率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39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8/j.1008-0392.2015.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卫庆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52 5.0 6.0
2 赵静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2 299 8.0 16.0
3 林超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6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本血吸虫
机械脱尾童虫
siRNA
转染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