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FY-3A/B、MODIS/Aqua、NOAA18/AVHRR等多源卫星资料,利用地表热岛强度、热岛比例指数开展了京津唐城市群热岛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并结合Landsat-TM卫星资料提取的地表参数、气候背景参数和社会经济参数等开展了地表热场的成因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热岛强度指标能有效反映京津唐城市群热岛的时空变化,热岛强度的大小与高温强弱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地表热岛强度只有在夜晚才与气温观测具有一致性,即冬季最强,夏季最弱;而在白天则呈相反规律。热岛比例指数估算显示2012年京津唐城市群热岛强度排名前3的分布是天津市辖区(0.86)、北京市辖区(0.85)和朝阳区(0.74),唐山市辖区也达到了0.50。热场成因分析表明不透水盖度是城市热岛差异的最重要下垫面因子,遥感陆表温度较现有气象观测更能显示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城市热岛强弱与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用水量和用电量都有比较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131、0.4853、0.4836和0.306),而与人为热有明显的对数正相关关系(模型决定系数R2为0.6723)。不透水盖度、人均用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构成了城市热环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0),反映了城市下垫面参数、社会经济活动和气候背景因素对城市热岛空间差异的共同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阈值分割的京津唐城市群生态用地多源遥感识别
生态用地
多源遥感识别
阈值分割法
SPOT/VGT数据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京津唐城市群
土地利用差异与变化对区域热环境贡献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土地利用
城市热环境
贡献度指数
源汇景观
京津冀城市群
基于GWR模型的土地覆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例
京津唐城市群
土地覆盖
地表温度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非平稳性
京津唐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增温效应模拟
LUCC
城市热岛
气候变化
WRF/UCM
城市扩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京津唐城市群热环境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热岛强度 热岛比例指数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不透水盖度 京津唐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0-1158
页数 9页 分类号 X16
字数 6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勇洪 40 660 13.0 25.0
2 栾庆祖 16 139 5.0 11.0
3 张硕 9 71 6.0 8.0
4 权维俊 3 7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0)
共引文献  (847)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3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岛强度
热岛比例指数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不透水盖度
京津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