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成因煤层气广泛分布于全球煤层气田,是煤层气研究的重点.微生物是生物成因煤层气形成的关键因素.生物成因煤层气相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将有助于解析生物成因气的形成机理,促进煤层气的开采和开发,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分析微生物在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中的作用,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煤层气田原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为生物成因气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煤层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种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种子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群落
种子营养成分
基因型
种子际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微生物生态
荧光标记蛋白
FISH
PCR-RFLP
PCR-SSCP
PCR-DGGE
PLFA
氨氧化微生物生态学与氮循环研究进展
氮循环
氨氧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作用
中温泉古菌
氨氧化细菌
现代生物技术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
现代生物技术
核酸杂交
PCR-RFLP
PCR-SSCP
PCR-DGGE
PLFA
核糖体RNA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成因煤层气形成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煤层气 生物成因气 微生物多样性 产甲烷菌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分类号 Q93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洪勋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80 1980 23.0 43.0
2 魏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4 28 3.0 5.0
3 余志晟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1 198 9.0 13.0
4 郭红光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6 9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生物成因气
微生物多样性
产甲烷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