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以玉米秸秆与牛粪为发酵底物,沼液作为接种微生物,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了4种生态因子,不同温度(35℃,30℃,25℃),不同C/N(23∶1,25∶1,27∶1),不同预处理方式(粉碎、碱浸泡、沼液浸泡)以及不同干物质浓度(8%,12%,15%)对产甲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甲烷产量影响最显著,35℃条件下乙酸浓度超过2500 mg·L-1,产气效率最高.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得到,碱处理和沼液处理后秸秆失去原有形态,沼气产量最高.产气量随底物浓度(8%~15%)的增加成直线上升,而C/N在(23 ~27)∶1对甲烷产量影响不大.混合底物共发酵的pH值变化相对平稳且更易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试验结果对利用牛粪秸秆混合底物共发酵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厌氧发酵起始阶段通氧对玉米秸秆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厌氧发酵
通氧
甲烷
modified first order equation 分析
VS降解率
温度对牛粪与番茄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
牛粪
番茄秸秆
厌氧发酵
温度
产气特性
鸡粪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分析
鸡粪
玉米秸秆
配比
沼气发酵
4种畜禽粪便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
畜禽粪便
厌氧发酵
甲烷
pH
铵态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因子对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效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沼气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牛粪 秸秆 厌氧发酵 沼气产量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1|S216.4
字数 4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放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328 6124 38.0 64.0
2 赵光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50 134 6.0 9.0
3 王世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5 22 3.0 4.0
4 麻微微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9 43 5.0 6.0
5 孟祥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粪
秸秆
厌氧发酵
沼气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沼气
双月刊
1000-1166
51-1206/S
大16开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4段13号
62-16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2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