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耦合了Saunders和Takahashi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模式,对重庆地区一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起电参数化方案下,电荷开始分离时和雷暴云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的水成物粒子的分布、所带电荷密度以及雷暴云的电荷结构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Saunders起电参数化方案下,雷暴云的电荷结构从起电到放电都呈现偶极性特征,而在Takahashi参数化方案下,雷暴云的电荷结构则由反偶极性发展成正偶极性.为研究CCN(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对雷暴云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两组敏感性试验,随着云滴初始数浓度增加,雷暴云的电荷结构没有发生极性翻转,但雷暴云中电荷量增加,电荷分布区域变大,有利于闪电发生.在Saunders起电参数化方案下,当云滴初始数浓度大于2 000 cm-3时,电荷量变小.通过分析微物理量场和微物理过程发现,随着云滴初始数浓度增加,冰相粒子质量混合比增加,在Saunders起电参数化方案下,当云滴初始数浓度大于2 000 cm-3时,霰粒子质量混合比减小.验证了CCN的变化能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影响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以及闪电的发生,尤其是冰相物质的变化显著影响了雷暴云的起电过程.
推荐文章
云滴数浓度影响混合型层状云降水的数值模拟
云滴数浓度
混合型层状云
降水
云凝结核浓度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气溶胶
WRF中尺度模式
雷暴云
微物理过程
起电强度
云凝结核浓度对一次梅雨锋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云凝结核
微物理方案
梅雨锋
降水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地区一次雷暴云电过程及其对初始云滴数浓度响应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RAMS模式 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 电荷结构 云滴初始数浓度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4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427.3
字数 10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3122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银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83 1874 21.0 40.0
2 肖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10 122 6.0 10.0
3 汪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1 2 1.0 1.0
4 赵鹏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3 1.0 1.0
5 吴建成 10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6)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2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AMS模式
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
电荷结构
云滴初始数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