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霜灵、咪鲜胺和福美双3种单剂及5种混配制剂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中咪鲜胺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1 μg/mL和0.91μg/mL.5种配比中H1[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1∶5]、H2[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5∶1.0∶4.5]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4.2,201.83和483.75,442.95,增效作用明显,可作为田间试验的优选配方.
推荐文章
0.8%福·甲霜粉剂防治水稻苗床立枯病药效试验
0.8%福·甲霜粉剂
水稻
苗床立枯病
防效
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药剂筛选试验效果研究
药剂防治
稻水象甲
药效研究
立枯清(38%福·甲)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研究
水稻
旱育苗
立枯病
立枯清
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田间药效评价
甲霜灵
福美双
咪鲜胺
种衣剂
水稻
立枯病
恶苗病
田间药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咪·福防治水稻立枯病的配方筛选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立枯丝核菌 禾谷镰刀菌 联合毒力 共毒系数 配方筛选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89,295
页数 分类号 S435.1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7/j.jjlau.2015.24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淑凤 8 10 2.0 2.0
2 邵喜文 10 94 5.0 9.0
3 宋景荣 3 4 1.0 2.0
4 刘丽玲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立枯丝核菌
禾谷镰刀菌
联合毒力
共毒系数
配方筛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