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隔水管受力分析,提出了既能保证隔水管稳定性又能满足底部过提力要求的深水钻井隔水管顶张力计算方法,以南中国海某超深水井为例对其进行验证,并与两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基于管柱力学原理,分析了真实轴向力与有效轴向力对隔水管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轴向力决定隔水管底部对隔水管总成的拉力,有效轴向力决定隔水管稳定性.通过隔水管在内、外压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新的顶张力计算方法,弥补了美国石油协会(API)算法和法国石油学院算法的不足.现场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的顶张力设置值与现场实际作业时顶张力值基本一致,且计算结果优于API算法及法国石油学院算法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指导隔水管设计及施工.
推荐文章
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动力分析
深水钻井
隔水管
有限元法
动力分析
深水钻井隔水管的波致长期疲劳
深水钻井隔水管
波致长期疲劳
计算方法
南海深水钻井隔水管设计与作业技术
深水钻井
隔水管设计
系统配置
作业窗口
限制准则
中国南海
深水油气
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变形及载荷分布规律研究
深水钻井
隔水管
变形
载荷分布
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水钻井隔水管顶张力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水钻井 隔水管 顶张力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2
字数 31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5.01.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9 393 12.0 18.0
2 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9 1729 20.0 32.0
3 杨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2 816 14.0 24.0
4 孟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37 4.0 5.0
5 许云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8 3.0 3.0
6 姚梦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水钻井
隔水管
顶张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