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指标,探讨所测各参数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所测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相关性,并评价2D-STI在监测右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伴有三尖瓣反流的CPHD患者,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max),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PH)组[30~ 5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中重度PH组(PASP>50 mm Hg);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行2D-STI及CMRI检查,2D-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LS)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率(LSR),CMRI计算RVEF.将2D-STI所测参数与RVEF行相关分析.结果 轻度PH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LS均减低,右室游离壁心尖段及室间隔基底段LSR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L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PH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LS、LSR均减低,与对照组、轻度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TI所测各参数与CMRI所测RVEF呈正相关(P<0.001).结论 2D-STI所测各参数与CMRI所测RVEF相关性良好,且能更准确地评估CPHD患者右室各节段的收缩功能,有望成为临床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室肌局部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心肌疾病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压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研究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右
高血压,肺性
常规超声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维应变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构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室收缩功能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二维 心脏磁共振成像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 心室功能,右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5|R540.4
字数 3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雁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42 174 7.0 11.0
2 车国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11 28 3.0 4.0
3 成亚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3 3 1.0 1.0
4 刘迎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3 3 1.0 1.0
5 杜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7 15 2.0 3.0
6 杜启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追踪成像,二维
心脏磁共振成像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
心室功能,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