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地震研究是构造地质基础研究工作之一,获得较为精细的古地震结果有利于提高对断层构造变形的样式、强度以及时间的认识.焉耆盆地是南天山东段的山间盆地,现今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以挤压兼有走滑为主.盆地南北缘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南缘开都河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盆地北缘断裂向盆内扩展的新生和静逆断裂-褶皱带以逆冲运动为主,且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因此,对于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古地震破裂方式和发生时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其中的哈尔莫敦背斜南翼主逆断裂以30°左右向盆内逆冲,在河漫滩和T1阶地上形成了3排断层陡坎.在3条断层陡坎上开挖的5个探槽中,通过标志地层建立的时间序列可以确定6次古地震事件的先后关系.利用14C和光释光(OSL)测年手段获得了探槽中相关地层和坎前堆积物的沉积时代,利用逐次限定法得到了各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全新世以来2ka左右的古地震复发间隔.结果显示F1断层在所有的古地震事件中都发生了破裂,F2断层只在事件E时产生了破裂,F3断层只在事件D和事件E中发生过破裂.从古地震事件上分析,事件D是一次3条断层同时破裂的事件,事件E是一次F1和F32条断层同时破裂的事件,其他事件都只在F1断层上破裂.和静逆断裂的古地震破裂同时存在必然性和不确定性.
推荐文章
伊通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性质
西北缘断裂带
伊通盆地
油气成藏
新疆及周缘构造破裂特征及地震序列类型
震源机制
地震序列
新疆周边
地震活动性
祁连山北缘深部弧形褶皱—逆冲带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弧形构造
褶皱—逆冲带
基底变形
裂缝油藏
北祁连山
酒泉盆地
窟窿山—柳沟庄带
汶川8级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构造意义——多条平行断裂同时活动的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带
同震破裂位移分配
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
下地壳管道流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古地震破裂方式和时间序列
来源期刊 地震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古地震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 焉耆盆地 天山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1-67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315.2
字数 8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5.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71 1685 18.0 40.0
2 李安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6 125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34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地震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
焉耆盆地
天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地质
双月刊
0253-4967
11-2192/P
16开
北京市9803信箱
82-8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6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