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的灵魂,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立法与民众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是要求必须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而司法实践,我国立法者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客观真实会导致诉讼的拖延,不但不利于诉讼效率与经济的实现,而且会因此损害诉讼的公正性.法院通过证据的运用所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应该是“法律真实”而非“客观真实”逐渐成为共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为了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诉讼地位,以期望法院作出于已有利的判决,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庭前拒不提交证据,搞证据偷袭,导致诉讼被拖延.针对这种行为,新民诉法修正案作出了相应规定.对于故意拖延提交的证据提交人给予相应的惩戒措施或不予采信其证据的效力.本文,以新民诉法第10条规定为出发点,剖析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与诉讼后果,借鉴国外举证时限制度的经验,提出笔者建议.
推荐文章
强化民事检察监督职能——巩富文副检察长深度解读修改后的《民诉法》
《民诉法》
民事检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副检察长
监督职能
修改
解读
浅析新民诉法中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
检察建议
抗诉
法律监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民诉法修改后的证据制度
来源期刊 特区经济 学科
关键词 举证时效制度 民诉法修改 问题与建议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与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梓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举证时效制度
民诉法修改
问题与建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区经济
月刊
1004-0714
44-1032/F
大16开
广东省深圳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21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838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