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中药序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该病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15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花红片组、活血化瘀组和益肾化瘀组。分别使用与组名相对应的治疗方法,6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水平改善情况。结果3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益肾化瘀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均 P <0.05);3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益肾化瘀组疾病损伤评分和社会心理损伤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益肾化瘀序贯治疗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对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盆炎消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研究
盆炎消
盆腔灌注
湿热瘀结型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刘宏奇从瘀论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从瘀论治
脐疗
桂枝茯苓丸
刘宏奇
四妙散加味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慢性盆腔炎
四妙散加味
灌肠
湿热瘀结型
基于CNKI的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知识图谱研究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药灌肠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肾化瘀中药序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疗法 益肾化瘀中药 序贯治疗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79,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9
字数 2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87x.2015.06.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飞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56 166 7.0 11.0
2 李青青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2 8 1.0 2.0
3 胡人芳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疗法
益肾化瘀中药
序贯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987X
42-1844/R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38-337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