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 POP)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方法 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OP肾阴虚证组与POP肾阳虚证组、POP无肾虚证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基因芯片检测六味地黄丸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结果 ①基因芯片筛选POP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的差异表达基因:ASB1、CLCF1、PROK2、GPR27、C3orf35、GSTM5、MUC12,其中ASB1、CLCF1、PROK2、GPR27和C3orf35表达下调,GSTM5和MUC12表达上调. ②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基因芯片检测ASB1、CLCF1的表达显著上调, CLCF1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CBP显著下调、STAT4显著上调,而PROK2、GPR27、C3orf35和GSTM5表达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③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共有57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072个,下调基因2629个. 结论 六味地黄丸上调POP肾阴虚证差异基因ASB1、CLCF1的表达,其治疗POP肾阴虚证的机理可能与其上调CLCF1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下游CBP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浓缩六味地黄丸配合西药治疗肾阴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浓缩六味地黄丸
盖天力
VitC
肾阴虚型
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
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型糖尿病
效应细胞
微透析取样法
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六味地黄丸 基因芯片 中医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976,9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4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5.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生强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44 354 11.0 17.0
2 陈娟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34 206 8.0 13.0
3 葛继荣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70 801 18.0 25.0
4 谢丽华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41 327 11.0 16.0
5 许惠娟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21 151 7.0 12.0
6 范超领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 2 5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118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六味地黄丸
基因芯片
中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