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回顾性配对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82踝),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玻璃酸钠治疗组(对照组)30例(41踝)与体外冲击波结合玻璃酸钠治疗组(实验组)30例(41踝),根据年龄、性别、踝关节骨关节炎的Takakura分期进行配对.对照组采取踝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每周1次,共注射5次.实验组每周在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前,采用瑞士STORZ公司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标准治疗,治疗探头,压力1.0~3.0Kpa,治疗频率r3~15Hz,冲击剂量3000,治疗5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关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活动范围(ROM)、美国骨科医师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范围及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6.7±2.6) vs (2.5±1.4)与对照组(6.5±2.7)vs(3.6±1.5)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5±1.4)vs(3.6±1.5)(P<0.05).2组患者的ROM和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2组之间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OFAS评分在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在2组之间未获得显著性差异(86.7%vs76.7%)(P=0.51).结论: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切实可行,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