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影响热带天然次生林稀疏的因素,本研究应用地上生物量模型、多样性指数和O-ring统计对固定样地中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Yoda自疏模型计算林分稀疏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与空间格局对林分稀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地上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径级Ⅲ或径级Ⅳ处,出现变化拐点,在天然林管理时应加以注意.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稀疏指数总体上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中等多样性指数值却对应最大的稀疏指数.说明物种多样性中等情况下,林分稀疏最为强烈.植物个体聚集分布的最大强度与稀疏指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二者的回归方程为:α=-1.7873O11(r)max+2.3451(R2=0.798,P=0.003).结果表明,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中,过大的聚集强度不但不能促进稀疏过程的进行,反而会对其产生阻碍作用.
推荐文章
花棒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花棒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重庆市茶园蚂蚁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重庆茶园
海拔
蚁科昆虫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雾灵山物种多样性及景观格局多样性的研究
雾灵山
物种多样性
森林景观类型
景观格局多样性
环境因子
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林分空间结构
林下灌木
物种多样性
典型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物种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林分稀疏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林分稀疏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1-581
页数 分类号 S7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海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7 454 9.0 20.0
5 杨小波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9 1288 18.0 32.0
9 龙文兴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144 7.0 11.0
13 龙成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4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分稀疏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