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衡量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圭臬,但是,仅凭犯罪构成符合性的判断,司法难以应对位于罪与非罪临界点附近的疑难案件,亦难以逾越刑法文本与民众朴素法感情之间的鸿沟.在消解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隔阂后,还原犯罪概念统领下"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的逐层析罪模式,并用秦火火案与吴英案破解,例证此析罪模式的司法实践品格,以期对刑事司法有所裨益.
推荐文章
司法会计技术在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中的运用
司法会计
职务犯罪
侦查
运用
论犯罪成立的标准--兼议犯罪构成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犯罪排除条件
刑事违法性
形式违法性
持有型犯罪探析
持有
控制关系
持有型犯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犯罪概念的司法运用
来源期刊 天津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司法运用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01
字数 7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春妮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司法运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法学
季刊
1674-828X
12-1416/D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45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