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个全氟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分子零点振动能EZPV、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Φ)、标准熵S(Φ)以及配分函数lgQ等热力学参数,并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m.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与热力学参数之间的QSP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00,1.000,1.000,0.999和1.000,采用逐一剔除法得到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99,1.000,1.000,0.999和1.000,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得到热力学性质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43%,0.41%,0.46%,0.41%和0.71%.从方程可以看出,F原子取代基数量是影响全氟化合物分子热力学参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推荐文章
高温高压下LiD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热力学性质
LiD晶体
多溴噻蒽系列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
多溴噻蒽
溴原子的取代位置和数目
密度泛函理论
热力学性质
相对稳定性
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
密度泛函理论
氯原子取代位置方法
热力学性质
相对稳定性
第Ⅲ族元素磷化物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
Ⅲ族元素磷化物
热力学性质
热容
热膨胀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氟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分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热力学性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分类号 O6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3/j.cnki.jmolsci.2015.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堵锡华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22 362 9.0 13.0
2 冯长君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87 273 6.0 12.0
3 李靖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73 5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氟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热力学性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0-9035
22-1262/O4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8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4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