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9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中,肿瘤呈椭圆形7例,不规则形2例;5例边缘毛糙,4例边缘较光整;肿瘤直径4.7 ~ 14.6 cm,平均8.3 cm.肿瘤平扫密度不均匀,9例均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范围大小不一,3例可见钙化.动态增强肿瘤实质成分呈进行性持续强化,强化较明显,坏死区无强化,4例瘤内可见血管影,肿瘤血管形态欠规则,1例肿瘤周围可见丰富滋养血管,2例肿瘤与髂总动脉境界不清.镜下肿瘤细胞丰富,呈梭形,细胞明显异型,可见凝固性坏死灶,核分裂数约12 ~ 16个/10 HPF.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SMA(+)、Des(+)、Vim(+)、EMA(-)或少量阳性、CEA(-).结论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推荐文章
超声对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
平滑肌肉瘤
小肠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平滑肌肉瘤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骶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骶骨
平滑肌肉瘤
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来源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放射摄影术 平滑肌肉瘤/放射摄影术 腹膜后肿瘤/病理学 平滑肌肉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3-546
页数 分类号 R735.4|R730.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建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94 726 14.0 20.0
2 章力 新昌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2 15 2.0 2.0
3 晏耀文 新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1 10 1.0 1.0
4 胡少波 新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后肿瘤/放射摄影术
平滑肌肉瘤/放射摄影术
腹膜后肿瘤/病理学
平滑肌肉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肿瘤杂志
双月刊
1001-1692
33-1074/R
大16开
杭州市解放路88号
32-8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2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