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裂缝和基质中流体渗吸作用是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采依据的重要机理.通过自发渗吸实验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在不同渗透率级别下岩心的渗吸驱油机理,结果表明,该类油藏的油层渗吸体系因毛细管力较高,其渗吸过程为毛细管力支配下的逆向渗吸,毛细管力在吸渗过程中可作为驱油的动力;渗吸早期产油量高,约50 h后产油量明显降低,最后基本不产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岩心自发渗吸采出程度平均为12%,其自发渗吸采出程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大于2×10-3 μm2时,自发渗吸采出程度的增加并不明显,孔隙结构越好越有利于自发渗吸作用发生.由于岩心和油藏储层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实验结果进行等比例关系处理,使实验值可以用来预测实际油田开发指标.
推荐文章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流规律分析
垂直裂缝
变形介质
二次梯度
样板曲线
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
低渗透
自发渗吸
润湿性
界面张力
渗吸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机理实验研究
低渗透油藏
裂缝
基质
动态渗吸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
砂岩油藏
校正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渗流作用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渗吸驱油 毛细管力 自发渗吸采出程度 等比例关系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采收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12
字数 2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丽丽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34 2.0 5.0
2 许建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 216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67)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5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7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渗吸驱油
毛细管力
自发渗吸采出程度
等比例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