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1985年,王大珩70岁生日时,回忆他搞光学的一些往事,填了这一首词,作为对自己的写照。诗言志,表达了他高尚的情操。王大珩祖籍江苏吴县,生于1915年2月26日。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岛读中学时,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很大兴趣。少年时代这些科学的熏陶,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推荐文章
赤子爱胜蚓处理鸡粪的试验研究
赤子爱胜蚓
鸡粪
堆肥
日增长倍数
日繁殖倍数
转基因水稻叶片残体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转基因水稻
白符跳
赤子爱胜蚓
存活率
繁殖率
赤子爱胜蚓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效率
赤子爱胜蚓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态效率
森林生态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来源期刊 科学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107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家
月刊
1673-9671
10-1135/N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8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83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108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