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玉米秸秆酸爆渣为研究对象,通过物料组成、比表面积和元素组成分析酶解原料的理化特性,研究了聚乙二醇( PEG4000)对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的辅助效果以及作用机理,并利用FT-IR和SEM分析了酸爆玉米秸秆酶解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较高的酸爆玉米秸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酶解效率较高,在纤维素酶用量15 FPIU/g (以纤维素计,下同)、β-葡萄糖苷酶用量30 U/g,纤维素质量浓度50g/L 条件下水解24 h,葡萄糖得率可达76.4%,PEG4000的添加可以使葡萄糖得率达到82.6%,提高8.1%。对酶解上清液的分析表明,PEG4000改善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性能的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与酸爆渣结合,减少酶在酸爆渣上的无效吸附。 PEG4000的添加使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上升了15.0%、112.5%和24.8%。 FT-IR和SEM分析显示玉米秸秆酸爆渣为纤维素类物质,晶型以纤维素II型为主,且加入PEG辅助酶解导致纤维结构几乎完全坍塌,残余物表现出无规则的块状结构。
推荐文章
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的合成研究
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
合成
聚乙二醇
丙烯酸
高效协同酶解中性汽爆玉米秸秆的工艺优化
纤维素酶
中性汽爆秸秆
协同作用
糖化
木聚糖酶
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固定化漆酶的性质
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漆酶
固定化漆酶
游离漆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乙二醇改善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性能的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木质纤维素 蛋白吸附 酶水解 结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5
字数 4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5.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阳嘉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9 418 12.0 17.0
2 张敏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9 181 6.0 13.0
3 李尧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1 1.0 1.0
4 周洁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1 14 3.0 3.0
5 姜婷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 37 2.0 4.0
6 张丁伟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1 1.0 1.0
7 余恒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乙二醇
木质纤维素
蛋白吸附
酶水解
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4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