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在Ⅲ型干扰素(IFN-λ)基因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很好地预测自发性的或是经过药物治疗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愈后.至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先天性免疫应答与IFN-λ基因型效应息息相关.树突状细胞(DCs)在宿主HCV感染的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这些至关重要的作用在IFN-λ基因型效应中也正逐渐体现.DCs可以分为很多个亚群,其中主要分泌IFN-λ的DCs,有骨髓样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基于DCs生物学的复杂性,本综述旨在总结目前已知的有关DCs在HCV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IFN-λ与DCs的关系.
推荐文章
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2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在慢性乙肝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Ⅰ型干扰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FN-λ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天津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Ⅲ型干扰素 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骨髓样树突状细胞 先天性免疫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5+.5
字数 4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莫柱冰 4 6 2.0 2.0
2 项丹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9)
参考文献  (7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
Ⅲ型干扰素
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骨髓样树突状细胞
先天性免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药学
双月刊
1006-5687
12-12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沙市道同康里3门502室
6-17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