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运用 MCNP 和 MCAM 程序,选择中子能量为0.025~100 eV ,B4C/Al 的厚度为0.1mm ,B4 C质量分数为30%,建立B4 C颗粒度为63~90μm的B4C/Al复合材料模型,计算其中子透射系数。结果表明,对于能量≤0.1 eV的热中子,B4C/Al复合材料较于理想状态中子透射系数下降11%以上;10 B直接俘获是B4C/Al复合材料吸收中子的机制,而中子隧道效应则是中子穿透的机制;B4C/Al复合材料得到的直接透过材料的中子通量提高了50%,10 B直接俘获中子数减少了10%~17%。本研究将为B4C/Al中子屏蔽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快速热压法制备B4C/Al中子吸收材料的力学性能
快速热压
B4C/Al
T6态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B4C增强相颗粒粒度对Al基复合板材强度的影响
B4C/6061Al
复合材料
颗粒粒度
抗拉强度
断口形貌
B4C/Al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B4C/Al
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发展方向
声发射方法表征B4C/6061Al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机制
B4C/6061Al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
动态弹性模量
声发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C 方法研究颗粒变化影响 B4C∕Al 中子吸收性能的机制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B4C/Al B4C颗粒 MCNP 5.0 中子透射系数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8,4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75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5.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先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0 967 16.0 26.0
2 张鹏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0 219 9.0 13.0
3 张哲维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20 3.0 4.0
4 陈洪胜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4C/Al
B4C颗粒
MCNP 5.0
中子透射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