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阿姆达林盆地主要地质特征及已发现油气田的分布特点,分析了油气富集规律及其主控因素,并结合成藏要素分析,预测了有利区。阿姆达林盆地油气田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构造和岩性等因素控制,并表现出油、气差异聚集特点。纵向上,上侏罗统基末里—提塘阶膏盐岩将含油气层系划分为盐下和盐上2套体系。盐下大型油气田的分布主要受有利储集相带和局部构造控制,而膏盐岩区域盖层的减薄以及走滑断裂的活动控制盐上油气田的分布。受储层、盖层和油气来源等因素综合影响,阿姆达林盆地最有利的勘探潜力区是位于南部木尔加布坳陷的盐下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层系,尤其是具有构造背景的生物礁建造。
推荐文章
阿姆达林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阿姆达林盆地
四川盆地多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
四川盆地
沉积特征
构造演化
多层系
天然气
成藏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领域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富集地质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聚集
地质条件
油气分布
侏罗纪
吐哈盆地
铁边城50井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50井区
成藏因素
有利区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亚阿姆达林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膏盐岩 礁体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达林盆地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油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7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22.3
字数 4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81/sysydz20150675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膏盐岩
礁体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达林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