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单胎阴道分娩孕妇444例,分为早断脐组(215例)和延迟断脐组(229例).早断脐组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延迟断脐组在新生儿娩出后1 min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d的结局.结果 延迟断脐组新生儿血红蛋白(Hb)值[(178.75±30.21) g/L]高于早断脐组[(149.96±23.79) g/L],延迟断脐组胆红素峰值[(11.21±2.13)μmol/L]高于早断脐组[(10.15±2.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3.49%,8/229)低于早断脐组(9.77%,2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娩出后1min断脐,可以减少新生儿贫血,未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推荐文章
新生儿脐部护理临床研究
新生儿
脐部护理
临床研究
足月剖宫产晚断脐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剖宫产
晚断脐
早断脐
胎盘残血量
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断脐时间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早断脐 延迟断脐 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15.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月改 4 2 1.0 1.0
2 梁琛 2 2 1.0 1.0
3 柳伟伟 1 0 0.0 0.0
4 朱锐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断脐
延迟断脐
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