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选取几种典型添加剂加入硝酸铵,采用联合国隔板实验研究其加入量、混合方式等对硝酸铵抗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和磷酸一铵(NH4H2PO4)均有一定的抗爆效果,当KCl添加量为20%(机械混合)或15%(溶液混合),NaCl添加量为35%(机械混合)或15%(溶液混合),NH4H2PO4添加量为25%(机械混合)或30%(溶液混合)时,硝酸铵在联合国隔板实验条件下均不再传播爆轰.对氯化物添加剂,采用溶液混合方式有利于添加剂与硝酸铵的混合均匀,因此该种方式效果更好;而对具有酸性的磷酸一铵,由于溶液混合的酸性能加速硝酸铵热分解,因此机械混合方式的抗爆效果更优.
推荐文章
几种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无机化学
硝酸铵
差示扫描量热法
添加剂
热分解
防爆硝酸铵抗爆性能检测用标准雷管研究
爆炸力学
标准电雷管
测试
硝酸铵
抗爆
硝酸铵粒度对改性硝酸铵机械感度的影响
物理化学
改性硝酸铵
机械感度
粒度
磷酸一铵对硝酸铵危险特性的影响
硝酸铵
爆炸
安全
实验验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种典型添加剂对硝酸铵抗爆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抗爆性能 添加剂 硝酸铵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5-8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8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3/1001-1455(2015)06-0825-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大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2 555 12.0 16.0
2 徐森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3 286 10.0 15.0
4 吴秋洁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1 85 5.0 9.0
6 谭柳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7 2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抗爆性能
添加剂
硝酸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