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在冰冻圈地区,受到积雪和冰川融水的影响,径流表现出独特的热状况,形成特有的冷水生态系统。由于大气和河流内部过程之间强烈的耦合和高敏感度,河水温度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冰川流域表现得尤为显著。通过对冰川径流温度特征、影响因素和热量机制响应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冰川径流温度具有温度低、时空变化显著的特征;冰川径流温度影响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水?气界面的热量传输、水?河道及河岸界面热量传输、径流组成、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冰川径流热量机制的响应在河水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表现为河流水质参数以及热量水分循环的影响,在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方面表现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结构随冰川径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后,这种变化不可逆。
推荐文章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冰川径流
水文模型
研究进展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冰川径流
水文模型
研究进展
冰川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冰川水文模型
冰川消融
冰川融水汇流
新疆山地冰川变化及影响研究进展
山地冰川
物理变化
化学过程
生物资源
气候响应
生态效应
冰川径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冰川径流温度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冰川径流 河水温度 热量机制 水生生态系统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5-892
页数 8页 分类号 K903|G35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世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4 1321 21.0 32.0
5 张廷军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78 5.0 8.0
6 高坛光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6 2.0 2.0
7 曹琳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冰川径流
河水温度
热量机制
水生生态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