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黏泥中分离纯化出的致垢微生物铁细菌为实验介质,利用污垢热阻动态模拟实验台,在恒定工况下(水温30C,流速0.4 m·s-1),动态模拟了光管、缩放管、横纹管三种不锈钢典型换热器微生物污垢形成过程.在分析比较三种典型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基础上,实验测试了三种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并对垢样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管(缩放管和横纹管)传热性能和抑垢能力优于光管,光管、缩放管和横纹管的污垢诱导期分别为:25 h、40 h和45 h,污垢热阻值为:6×10-4 m2·K·W-1、2×10-4 m2·K·W-1和3×10-4 m2·K·W-1,由此表明三种换热管的传热和抑垢能力:缩放管>横纹管>光管.在铁细菌形成的污垢垢样成分分析中Fe元素含量最多,其次是C,表明循环冷却水中铁含量的多少是污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推荐文章
板式换热器混合微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铁细菌
黏液形成菌
混合物
板式换热器
结垢
生物膜
板式换热器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微生物污垢特性
复合纳米镀层
微生物污垢
板式换热器
传热传质
沉积物
Ca2+环境下水质参数变化对板式换热器铁细菌微生物污垢的影响
板式换热器
水质参数
钙离子
铁细菌
污垢热阻
海水板式换热器微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板式换热器
硫酸盐还原菌
扫描电镜
污垢热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污垢对典型换热器传热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换热器 微生物污垢 铁细菌 传热性能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1-6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志明 159 1419 20.0 29.0
2 曹生现 65 269 10.0 14.0
3 杨善让 45 575 13.0 23.0
4 关晓辉 86 635 16.0 20.0
5 刘洋 10 26 3.0 5.0
6 崔长龙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换热器
微生物污垢
铁细菌
传热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