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早期检测不同严重程度胰腺炎大鼠血清垂体中叶素(IMD)含量,探讨血清IMD对于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手术组(A组)、轻度急性胰腺炎组(B组)、重度急性胰腺炎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干预组(D组),每组30只.A组大鼠只进行手术处理;B组大鼠开腹后,胰腺导管注射0.5 g/L牛黄胆酸钠溶液,造模完毕关闭腹腔;C组大鼠开腹后,胰腺导管注射5.0 g/L牛黄胆酸钠溶液,术后处理同B组;D组大鼠开腹后,胰腺导管注射5.0 g/L牛黄胆酸钠溶液,尾源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各组分别在造模完毕后3、6和12h处死10只大鼠,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MD含量;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MD表达.结果 B、C、D组各时间段IMD含量和免疫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F=7.644~25.074,P<0.05);而B组和C组IMD含量和免疫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差异有显著性(F=3.156~6.140,P<0.05).B组和D组各时间点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305、3.420,P<0.05).B组、C组和D组血清IMD含量与病理学评分间存在负相关(r=-0.896~-0.637,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IMD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酪酪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MDA及TNF-α水平的影响
酪酪肤
急性胰腺炎
丙二醛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出血坏死性
CT诊断
早期腹腔灌洗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腹腔灌洗
引流
抑肽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IMD的早期改变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垂体激素类 胰腺炎 预测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3,6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1/j.qdyxy.20150503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体激素类
胰腺炎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