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活化突变。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是抑制KI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PDGFRA)基因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其能有效治疗进展期GIST。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GIST过程中存在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随着近年来对非编码RNA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广泛调控作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非编码RNA有可能为探讨GIST发病及耐药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
间叶源性肿瘤
基因
靶向治疗
长链非编码RNA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泌尿系统肿瘤
H19
前列腺癌基因3
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志物1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
非编码RNA在结核病中的研究进展
分枝杆菌,结核
RNA探针
生物学标记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标准
基因
蛋白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编码RNA在胃肠间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 非编码RNA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3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5.2|R735.3
字数 3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5.05.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间质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
非编码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21
论文1v1指导